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云南省的传疟媒介及其有关的生态习性

时间:2005-05-11

浏览量:2428

董学书    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  云南思茅  665000

全文发表于《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0年6月,第13卷第2期

 

云南省是我国疟疾严重流行地区,疟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5%,全省128个县、市都有疟疾流行,疟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5%以上,其中高、中疟区80 个县市, 占疟区人口的52.21%,人体4种疟原虫都有分布。

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疟疾流行及疟区分布复杂, 其传疟媒介也复杂多样,是典型的复合媒介流行区。经1935~1997年的调查,在已知的47种(亚种)按蚊中,经疟疾流行病学、按蚊自然感染以及人工感染调查,确证为传疟媒介的按蚊为微小按蚊(An.minimus)、嗜人按蚊(An. anthropophagus)、昆明按蚊(An. kunmingensis)、中华按蚊(An. sinensis)、大劣按蚊(An. dirus)、吉甫按蚊(An. jeyporiensis), 很可能是传疟媒介的按蚊是多斑按蚊(An. maculatus)和伪威氏按蚊(An. pseudowillmori)。

一、地理分布

微小按蚊属全省性分布,经调查全省128个县市,有89个县市发现其成蚊、幼虫。北起北纬28°的绥江县,南至北纬21°的勐腊县均有分成,其种群数量因纬度、海拔、植被、水系不同而有差异,以北纬25°以南,海拔600~1400m以下地区为其主要分布区,北纬27°和海拔600m以下的低热河谷或高于1500m以上的山区数量很少,分布最高海拔1950m(镇康芒丙)。嗜人按蚊主要分布于北纬27°以北,金沙江流域的低热河谷,在北纬25°以南,海拔1400m 以下的少数地区也有分布,但数量很少,呈散在分布。昆明按蚊分布于北纬24°以北,海拔1700m以上地区,其中以北伟26°以北,海拔1700~2000m的产稻区数量较多。中华按蚊全省除海拔3800m以上地区外均有分布,以海拔800~2000m的产稻区数量最多。大劣按蚊分布于北纬25°以南,海拔1200m以下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边境地区,通常仅捕获于森林覆盖的河谷, 坝区边缘,山麓地带,其数量较少,分布面与森林覆盖面有直接关系,森林减少,其分布面随之缩小,森林若被砍伐,其种群数量可急剧减少以至完全消失。吉甫按蚊其地理分布与微小按蚊近似,以北纬25°以南,海拔1200m以下的河谷为其主要分布区,在其分地区呈散在分布。多斑按蚊和伪威氏按蚊均属全省性分布,其中以北纬25°以南,海拔1600m以下的山区、半山区、河谷及坝区边缘为其主要分布区,伪威氏按蚊的分布要比多斑按蚊低一些。[NextPage]

二、种群数量与季节消长

微小按蚊在北纬25°以南,海拔1200m以下地区人工15min的平均密度为15.27只,占按蚊总数的15.68%,主要栖息于人房,人房的平均密度18.15只,占人房按蚊总量的51.49%,在北纬27°以北,平均密度仅3.09只,占13.6%。季节消长全省基本一致,密度高峰均在10月,在北纬25°以南地区除10月的高峰外,6~7月还有一较小的高峰,其消长曲线与当地疟疾发病相一致。但在北纬25°以北地区,密度高峰期出现在当地疟疾发病高峰后的2~3个月, 相互不吻合。嗜人按蚊是金沙江流域低热河谷地区的主要蚊种,在这些地区平均密度为21.1~30.4只,占当地按蚊总娄的37.5%~68.85%,其季节消长为3月前数量很少,4月后密度上升,至6~7月达高峰,有些地区高峰可延续到9~10月,消长曲线与当地疟疾发病相一致。在北纬27°以南地区,种群数量很小,仅捕获于6~9月,滇南思茅的平均密度为0. 013 只, 占按蚊总数的0.021%;滇西瑞丽平均密度0.014只,占0.012%,因其数量甚少,密度消长不明显。昆明按蚊种群数量与海拔有关,在其分布区内,海拔在1700m以上地区平均密度为18.85%, 占当地按蚊总数的64.42%;海拔1700m以下地区,密度为2.13只,占按蚊总数的8.1%。消长形式为1~2 月密度很低,4月开始急速上升,至6月达高峰,7月以后逐渐下降。密度升降急速,消长曲线与当地疟疾发病一致。中华按蚊种群数量与稻田分布有直接关系,在滇西南产稻区平均密度为38.32只,占按蚊总数的56.37%,滇南密度为11.56只,占按蚊总数的62.11%, 滇东北低热河谷产稻区密度为38.6只,占按蚊总数的84.1%,但在非产稻区的半山区,仅占18.4%。季节消长不同地区和不同海拔亦不相同,北纬26°以南,海拔1500m以下地区全年都有活动, 密度高峰8~9月。而在北纬27°以北和海拔1500m以上地区,密度高峰为6~7月,其消长曲线与当地疟疾发病一致。吉甫按蚊种群数量与分布区的自然环境、海拔有直接关系,在滇南海拔1200m以下的河谷区,平均密度为3.15~8.19只,占按蚊总数的18.89%;在滇西的坝区平均密度仅为0.36~1.08只,占按蚊总数的2.21%~2.66%,但在滇西南的某些地区,密度可高达46.16只。季节消长与微小按蚊近似,但其高峰期因地面异,滇南为11月,滇西南10月,滇西9月,其消长曲线与疟疾发病有一定关系,密切程度因地而异。大劣按蚊因其孳生地局限, 种群数量很小,并且能获者多为幼虫,成蚊只能用人诱才能捕到,在滇西南沧源县8~9月平均密度为0.01%只,占按蚊总数的0.041%;滇南勐腊县8~9月人诱平均密度为8.71/人夜,占当地按蚊捕获数的6.1%,每年5月份以前成蚊、幼虫均未捕到,6月开始出现幼虫,7月上升,至9月达高峰,10月迅速下降,11月中旬后消失,密度高峰8~9月,与疟疾发病曲线一致。伪威氏按蚊和多斑按蚊均是云南山区、半山区和河谷区的主要蚊种,据1992~1994年在西双版纳等地的调查,3~12月份成蚊平均密度分别为3.26只和1.71只,占按蚊总数的22.44%和9.35%,其密度高峰为5~6月和9~10月,与当地疟疾发病相一致[NextPage]

三、嗜血习性

1976~1994年,对采自滇西、滇南、滇东北和滇西北等15个县的上述按蚊胃血标本进行血源鉴定结果显示,采自不同栖自场所的胃血标本,人血指数相差很大。微小按蚊人、牛血兼吸,以牛血为主;嗜人按蚊主吸人血,是云南迄今人血指数最高的蚊种;昆明按蚊的人血指数仅次于嗜人按蚊,多斑按蚊和伪威氏按蚊也较高,中华按蚊在滇东北地区人、牛血兼吸,其他地区则主吸牛血。

四、疟原虫自然感染

1935~1997年先后在全省不同疟区,对微小按蚊、嗜人按蚊、中华按蚊等20种按蚊进行唾腺解剖,结果发现,微小按蚊、嗜人按蚊、昆明按蚊、大劣按蚊、吉甫按蚊均有疟原虫自然感染。微小按蚊调查14个县32个点,共解剖80954只,在11个县26个点发现腺感染580只,平均感染率0.72%,最高5.0%(章德龄,1941,芒市);最低0.01%(耿马卫生防疫站,1956)。嗜人按蚊解剖1910只,平均感染率0.157%;昆明按蚊解剖1466只,在2个县2个点发现腺感染3只,平均感染率0.16%;中华按蚊调查15个县33个点,共解剖49740只,在4个县4个点发现腺感染12只,平均感染率0.02%,吉甫按蚊调查10个县29个点共解剖25038只,在2个县2个点发现腺感染4只,平均腺感染率0.016%;大劣按蚊在1个点解剖348只发现1只腺感染,感染率0.29%。

 

    

云南传疟媒介经过不同时期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从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嗜血习性、季节消长、疟原虫自然感染以及人工感染资料证实,微小按蚊是云南北纬27 °以南, 海拔1400m以下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即高疟区的媒介。吉甫按蚊是这一地区次要媒介;嗜人按蚊是北纬27°以北,海拔1200m以下金沙江流域低热河谷地区的主媒介;昆明按蚊是北纬24 °以北,海拔1700m以上地区的主要媒介,亦即中低疟区的媒介;中华按蚊是滇东北低热河谷和北纬27°以南,海拔1500m以上个别地区的媒介;大劣按蚊是北纬25°以南,海拔1200m以下边境森林地区的媒介。伪威氏按蚊和多斑按蚊经过1992~1994 年在西双版纳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虽然因解剖数量不够多,研究现场疟疾发病较低而未发现腺阳性,但从种数数量、地理分布、季节消长、嗜血习性以及对疟原虫的敏感度等研究资料显示,两者与疟疾关系密切,很可能是云南山区、半山区的传疟媒介。

    云南疟疾媒介的调查研究,是随着疟疾防治研究不断深入而逐渐开展的。从30年代判定微小按蚊为高疟区的主要媒介开始,至50年代初期证实吉甫按蚊为这一地区另一种媒介, 70年代末,发现嗜人按蚊为滇东北地区传疟媒介,80年代末又发现昆明按蚊为中、低疟区的媒介。进入90年代后经系统的调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 发现大劣按蚊为边境森林地区的媒介。

复杂的疟区分布与众多的按蚊种类,是云南疟疾流行的特点之一, 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老的疟疾媒介按蚊某些生态习性的改变,新的疟疾媒介的产生,这已成为现今疟防研究的主要内容。据此,在类似云南这样疟疾流行地区,媒介按蚊的调查研究应该持续的、长期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疟疾防治工作的需要。

图表及参考文献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联系电话

0879-2122152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西园路6号

ADD:6 Xiyuan Road,Puer,Yunnan,P.R.China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