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经验交流会在郑州召开

时间:2005-11-09

浏览量:2431

    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经验交流会于2005117在郑州召开。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全国妇联副主席陈秀榕,河南省省长李成玉,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有关部委及各省的有关代表出席了会议。


    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在讲话中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其作为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的战略问题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国务院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制定了四免一关怀等一系列艾滋病防治政策,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了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他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几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的各项方针、政策,全社会共同抗击艾滋病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为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中宣部、卫生部、财政部、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人口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多个部门(团体)联合或单独下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指导文件。地方各级政府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政策,将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的措施具体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目前,全国抗病毒治疗工作已覆盖28省(自治区、直辖市)、605个县(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已推广到28个省(自治区)的135个县市;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已扩展到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建立自愿咨询检测门诊2850个;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有关部门开展了预防艾滋病宣传海报进村入校活动、中国职工红丝带健康活动、全国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针对妇女和青少年的面对面防治艾滋病宣教活动以及青春红丝带行动等等;铁路、民航和交通部门在大中城市的地铁、机场、火车站等场所张贴艾滋病公益广告;卫生部、人口计生委等6部委制订了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实施办法;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成立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针对性传播开展防控工作;有关部门共同加强了对重点疫区的指导和支持。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工作努力,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


    王陇德介绍了我国艾滋病流行基本态势和示范区的工作有关情况。他说,截止20058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254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0158例,累计死亡7643例。在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传播途径仍以经吸毒传播为主,出现了三种传播途径并存的局面。其中,经吸毒感染占41.6%,既往采供血感染占23.5%,性传播感染占9.1%;不详占22%,估计其中多以性传播为主。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态势,但在特定人群和局部地方感染率很高,疫情仍处于上升阶段。根据疫情统计,截止8月底,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超过万例的有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和广东五省(区),占全国艾滋病感染者数的77%;说明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分布比较集中。但是,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的数据显示,孕妇感染率从1997年未检测到,上升到2004年的0.26%,说明艾滋病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我们处于艾滋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他说,20033月,第一批51个示范区在北京正式启动。随后,示范区扩展到了127个,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覆盖了以非法采供血和当时吸毒传播疫情较严重的地区。覆盖人口范围达8300万,已发现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共13000多人。示范区工作两年多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已形成了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抗击艾滋病的良好局面。各示范区政府为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咨询检测、行为干预、母婴阻断、医疗救助和关怀支持等一系列综合服务,率先落实国家各项防治措施和政策。示范区的建立,是我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大举措。两年多的工作实践证明,示范区达到了挽救艾滋病患者生命、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对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王陇德重点对示范区的总体工作进展做了介绍。他说,按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各示范区积极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由点到面,推进示范区工作全面展开:

 

    1、为提高示范区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全国示范区办公室举办了各种全国性的示范区培训班22期,累计培训示范区工作人员2000余人次;直接印发宣传材料近200万份;组织编发了5种交流材料近万本,为各示范区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普遍开展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医疗救治工作。各示范区指定了治疗定点医院,并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了艾滋病病房,在村卫生室设立了艾滋病治疗检查点,完善了定点医院与家庭治疗、社区治疗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迄今开展抗病毒治疗的示范区已达有病人示范区的74%,示范区累计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已达11828名,占全国治疗病人的59%

 

    3、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政策正在得到落实。为及时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全国127示范区共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223个,自愿咨询检测门诊575个,占全国县(区)级已设立门诊数的50.5%,迄今共咨询检测172078人次,发现感染者14547人。示范区根据卫生部要求,开展了对既往采供血人员和劳教劳改人员的艾滋病筛查活动,高危行为人群咨询筛查工作。到8月底,127个示范区发现的感染者已达32604人,较示范区确定时增加了2.5倍,并对发现的病人提供了医疗救治。

 

    4、免费母婴阻断工作在示范区正在铺开。2004年,卫生部在80个示范区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此外,还有24个示范区自行开展母婴传播阻断工作,开展母婴阻断的示范区已占有艾滋病感染者示范区的93%。示范区利用当地的医院、卫生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建立孕妇学校,对适龄妇女进行宣传、咨询和检测。截止8月底,在开展母婴阻断工作的示范区,已有47.7万名孕产妇接受了免费艾滋病抗体检测,共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837名,334名采取了药物母婴阻断措施,其余的孕产妇自愿终止妊娠。

 

    5、适龄儿童免费上学、救助与关怀措施落实到位。示范区探索建立抗病毒治疗与关怀、生产自救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卫生部门对生活困难的患者减免基本医疗费用的同时,农业部门减免农业税,民政部门送去生活必需品及发放补助金,教育部门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子女减免学杂费,并为艾滋病孤儿提供书籍与学习用品。

 

    6、因地制宜,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广泛深入。各示范区结合本地风俗习惯,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村庄、街道、娱乐场所、羁押场所、集市、工厂、车站码头等地,开展了广泛、深入、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7、积极探索,深入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全国127个示范区全部建立了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共有队员993人。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采取定期携带宣传品、安全套进行面对面宣传、同伴教育、集中培训、放置安全套售套机等方式,开展了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干预工作。以吸毒人群为防治重点的示范区,针对该人群开展了包括清洁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干预工作。已有10个示范区设立了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开展有效降低了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危害。


    王陇德指出,为推动示范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下一阶段示范区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率先在示范区做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领导。示范区政府防治领导机构要制定相关政策,要做好部门分工与协调,树立整个示范区防治工作一盘棋的思想,整合国际合作项目和地方政府多部门的资源,充分发挥多部门在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2、国艾办、全国示范区办公室将加强对示范区工作的监督管理。对领导不力、政策落实不够、工作力度不大的示范区要加强督导,对起不到示范作用的要取消其示范区资格。

 

    3、加大工作力度,迅速扩大宣传、医疗救治、干预工作覆盖面。

 

    4、各级政府一定要保证经费按照比例足额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综合效益。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