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季节性和地区性哮喘与花粉过敏

时间:2005-05-08

浏览量:291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教授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叶世泰

 

习惯上我们把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两大类。但是实际上对哮喘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相当多的哮喘病人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以北京为例每年的秋季我们总会见到一大批哮喘病人,他们从立秋(八月七、八日)开始出现症状,持续发病1-2个月到国庆节后哮喘逐渐缓解,甚至不药而愈,其中还有不少病人在发病季节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同时出现,亦有一部分病人在多年季节性过敏鼻炎发病之后又演变成为过敏性鼻炎与哮喘伴随出现。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灾病。说明疾病是经常突然出现的,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对于那些季节性哮喘的病人来说,此病是完全可以预测的,他们的病痛有明确的时间表,每年如期而至,又如期而退,这种奇怪的情况是怎样造成的呢?原来大多数的季节性哮喘的发病是由于吸入了当地特有的花粉致敏而造成的。花开花落有定时,因此哮喘病人的发作自然也就到期不误了。

对于花粉引起哮喘的问题在西方至少已有二百多年研究的历史了,但在我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还从无这方面的研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究竟有没有花粉过敏病人还一直是个谜团,直到1956年中国的第一个变态反应科在北京协和医院正式成立,吸引了大量的哮喘病人到该科就诊,不久我们就发现在这些病人中有相当多的一批病人每年从初秋开始打喷嚏,流清鼻涕,鼻眼红痒,哮喘憋气发作,病状持续到国庆节后自然缓解,其发病规律与花粉过敏非常相符,紧接着的问题就是要找出当地的致敏花粉究竟是那种植物,经过深入的地区性空气中花粉分析, 北京郊区的可疑植株调查, 病人的家庭访问直至最终的将可疑制敏的花粉为病人作呼吸道敏感性的激发试验,先后经过大约五年的时间,终于发现原来北京地区的季节性哮喘是由本地的一种野生杂草——蒿属植物的花粉引起的。到1962年8月17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健康报等全国性主要媒体于同一天在显著位置报道了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这一发现,中国花粉过敏引起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奥秘从此为中国的公众所认识。

蒿类植物是一种野生杂草,在北京郊区大量蔓生,秋季开花,花粉属于风媒性,到处随风飘散,可以传播的很远很广,有些有过敏体质的人长期吸入此类花粉之后,就开始对此产生过敏,以致每年到了花粉季就出现上列种种症状,后经我们的进一步调查,原来蒿属植物的分布极广,在我国北方包括东北、西北及华北地区均大量生长,因此,此类季节性哮喘和鼻炎的病人在我国北方大量存在,其总患病率约在人口的1%左右,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而且近些年来我们还发现一些其他的致敏花粉如葎草、杉类等。亦有人对之引起季节性过敏的,值得注意。

此外还有一个很使我们担忧的问题,在北美有一种最主要的致敏花粉叫作豚草,它在美国和加拿大一带,其花粉是最主要的致敏病因。发病人数以千万人计,但是豚草在中国没有此类原生的植物,可惜随着近年来国际物资的广泛交流,豚草已经入侵中国,初期出现在沿海一带,现在有逐渐向内地扩展的趋势,北京地区亦已发现有豚草生长,有些地方豚草滋生已成燎原之势。如果我国在原有致敏花粉的基础上再加上外来入侵花粉的助动,若干年后中国的季节性哮喘和季节性鼻炎病人将会大量增多,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新动态。

花粉过敏性哮喘的防治必须结合此病的特点来采取措施,最重要的首先要明确致敏花粉的品种,然后让病人尽量减少乃至避免与此种花粉的接触,到了花粉季节,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不能在郊外草木茸生的地区逗留,室内窗户不宜畅开,必要时可以安装空气过滤器,随时将进入室内的花粉滤去,如有条件亦可以采取易地疗养的办法,以躲过当地的花粉季,譬如病人在北京发病,到了花粉季,如果能移居南方,则车过武汉,病情即可能已大见减轻,待到达广州时,病人已康复如初了。发病季节内的短期皮质激素和平喘药物治疗亦有助于症状的控制,对于那些病因明确的病人,采取致敏花粉的脱敏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其缺点是疗程较长,必须经过反复的药物注射才能逐渐见效,所以在症状发作期,还需配合一些对症药物的应用。

此外结合豚草入侵我国的惨痛教训,我国应加强入口物资的港检水平,尤其对于农作物的进口,应严防有害杂草草籽的混入。

另一方面近年来绿化祖国已成为一种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自发活动,但是对于绿化植株的选择缺乏严格的规则,少数地区甚至把蒿草选为绿化的草种,大面积种植蒿草,现已发现有个别地区引发了当地一批新的花粉性哮喘病人的出现,非常值得关注。所以,预防花粉性哮喘的工作,已经不限于医务部门,还有赖于政府、农林、绿化、港检等部门的协同配合。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植被丰富,各地气候、地理、物产不同,这些年来我们虽已对全国的致敏花粉作过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调查,但是我们相信全国各地还可能存在更多的致敏花粉,有待我们去调查发现,全国的变态反应工作者、呼吸病工作者乃至于植物学工作者,必须齐心协力把中国的花粉过敏的全貌逐步揭开,以造福于人民。(完)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