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祖国边防线上的防疫尖兵——周红宁

时间:2023-06-28

浏览量:824

0.1.jpg

周红宁1989年自云南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34年,一直在云南边疆及其周边国家从事寄生虫病及虫媒传染病防治、科研和教学工作,为我国国门卫生安全及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01西南边疆热带传染病防控的逆行者在我国西南边疆有一支被当地誉为“坚守云南边疆的热带传染病防控卫士”——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其中的领头人为周红宁。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与疟疾、登革热等重大热带传染病相关的蚊虫控制、科研培训工作。周红宁刚刚从大学毕业就分配到疟疾媒介科,负责疟疾流行严重的边境地区疟疾媒介防控工作,随后分配到登革热、乙型脑炎等虫媒病毒性传染病媒介控制工作。为了获得与上述热带传染病流行相关的数据,周红宁需要步行几十里的边境山路,与边民同吃同住。白天负责疫区疟疾流行情况调查,夜晚钻牛堋、进畜圈开展蚊虫通宵生态习性观察,有时为了掌握蚊虫叮咬人的特性,在缺少先进捕蚊设备的情况下,依然冒着可能被感染疟疾或者是其它不明原因疾病的危险,常常需要裸露出自己的双脚吸引蚊虫来叮咬。在实验室,为了掌握蚊虫饲养技术和蚊虫实验室生物学习性,周红宁经常面对蚊虫饲养非常苛刻的条件——温度28℃~30℃,湿度80%,一天至少4个小时待在又湿又热的环境中服侍、观察蚊虫。夏天的潮热,常使人汗流浃背,冬天室内外温差,感冒成了家常便饭。长期的饲养室工作,自然受到风湿病的折磨。正因为长期穿梭在边境沿线山村,周红宁和他的工作队被当地居民誉称为“战斗在祖国边防线上的一支卫生防疫尖兵”。

02南亚东南亚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设的践行者2005年以来,在原国家卫生部和云南省卫生厅的支持下,针对缅甸边境地区疟疾流行严重,人才匮乏,监测系统落后等严峻形势,周红宁同志带领团队着手中缅边境地区疟疾联防联控合作试点项目。2011年试点项目扩展到中老中越边境地区,2018年与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签署《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疟疾和登革热联防联控合作协议(2018~2022)》。

截至2022年,在云南及周边国家边境地区创建148个疟疾咨询服务站/疟疾诊疗站、20个疟疾联合监测工作站、1个研究中心、21个监测哨点。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区域及其滇藏疟疾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创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疟疾监测预测预警平台2.0,并创建了云南及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疟疾病例监测、媒介监测、地理数据、遥感数据、气象因子及社会人文等数据库实时动态预测预警。同时,针对云南边境特点,周红宁创立了云南边境消除疟疾“3+1”模式和澜沧江—湄公河消除疟疾/登革热跨境联防联控合作模式,并纳入政府消除疟疾决策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他撰写的《云南应对周边国家重大虫媒传染病防控对策及建议》被国家和云南省政府采纳,为实现中国消除疟疾目标和遏制边境登革热等重大虫媒病毒性传染病做出了贡献。

03我国边境地区

热带传染病能力建设的推动者2008年、2012年和2015年,周红宁先后带领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抗震救灾防疫队赴四川、云南彝良和尼泊尔等地震重灾区开展震后疾病防控工作。2020~2022年他组织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应急队伍开展边境陆地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了国家和省政府交给的任务。周红宁也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全国消除疟疾先进个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

周红宁还主持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洲专项合作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研究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建立了具有我国西部区域特色的蚊类数据库、寄生虫及其虫媒病毒性疾病虫株或毒株资源库,建立了“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热带传染病国际联合实验室”“金宁一院士工作站”“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热带传染病教育培训基地”“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等研究创新平台。获得了云南省政府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授权专利4项,获得“云南省产业创新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等称号。近年来,周红宁通过积极争取各类培养经费或渠道,培养了云南省及周边国家5000余名热带传染病专业人才(含3名老挝青年科学家),提高了我国边境地区热带传染病能力建设。作为大理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的硕士导师,培养了40余名硕士研究生(含6名老挝硕士研究生),为我国热带传染病及其一带一路疾病防控事业提供了高层次人才储备。西南边境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多样性,热带传染病防控在登革热、乙脑、疟疾、寨卡病毒病等新老传染病交织和跨境传播的双面夹击下,形势极其严峻。30多年来,周红宁潜心钻研,克服困难,最终为我国边境地区热带传染病能力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储备,做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出品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会微平台微信公众号


联系电话

0879-2122152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西园路6号

ADD:6 Xiyuan Road,Puer,Yunnan,P.R.China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