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5-05-09
浏览量:3162
获1994年度思茅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奖者:董学书 王学忠
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
辛东伊蚊 Aedes(F.)sintoni Barraud,1924
模式标本产地喜马拉雅山西部的克什米尔,其幼虫至今不详。
1980年笔者等在进行云南蚊虫调查时,在滇西北高原地区,海拔
幼虫 头 近似方形,宽大于长,口刷在中间部分有许多梳状毛。头毛1-c细长,色淡;4-c很小,分3—4枝,位于5-c后内侧;5-c和6-c位于头近前缘,几乎成平行排列,5-c分5枝;6-c分3—4枝。7-c位于触角之后,6-c之外后方,分4—5枝。8-c单枝,较长,9-c小,单枝。触角较细,全长有稀疏小刺,触角毛1-A,生于触角中央约1/2处,分3—4枝,每枝具侧芒。颏板近三角形,除顶齿外,两侧各有12—14个侧齿。
胸 前胸毛1-3-p,生在一瘤突上,各分2—4枝。4-p单枝,5-p分2枝;6-p单枝,7-p分3枝。中胸毛1-M分3枝,2-3-M均简单。5-M和6-M较长,单枝,7-M分3枝,8-M分5—6枝。后胸毛1-T分4—5枝,2-4-T单枝,5-T分2枝,6-T单枝,7-T分5—7枝。前胸侧毛9、10、12-P短小,瘤突无瘤刺。中胸侧毛瘤突发达,12-T为短毛,瘤突上有瘤刺2—3个。各胸侧毛的长行均有细侧芒。
腹毛 1-I—Ⅶ分3—7枝,腹毛6-Ⅱ—Ⅶ分2—3枝,腹毛13-Ⅱ—Ⅶ大而分4—5长枝。
尾节 栉齿57—65个,排列成一三角形齿区,全部栉齿末端坠状,两侧有细侧。
呼吸管指数2.2,长为基宽的2.倍。梳齿19—22个,基部者小,愈向端部逐渐增大,除基部者外,每齿有3—6侧牙。呼吸管毛1-S位于管末端2/5—1/3处,其毛尖超过管的末端,分3枝,每枝具侧芒。
腹毛1-X单枝,长为尾鞍的3—3.5倍,2-X分3枝,4-X 11—13株,每株分2—3枝,有1—2株生在栅区外,尾腮细长,为尾鞍的4—5倍,末端尖削。
蛹: 头、胸呼吸管角状,管壁较厚,管缘有密集的分枝的细刺毛,形成一暗三角区。翅鞘颜色较深,其上有清楚的翅脉痕迹,尤以V.3—V.6最为明显,毛序如图(略)。
腹 腹毛1-Ⅰ发达,树丛状。腹毛1-Ⅱ分4枝,而在Ⅲ—Ⅶ节则为单枝,腹毛3-Ⅱ—Ⅲ长,单枝,在Ⅳ—Ⅵ节分2—3枝,腹毛5-Ⅴ—Ⅶ长,分为2枝,其余各节均为单枝,腹毛9-Ⅰ—Ⅵ为单枝,Ⅶ节分3枝,Ⅷ节分5—7枝,每枝具侧芒。腹毛7、8、10、11-Ⅲ—Ⅶ多为单枝或分2枝。
尾鳍扇状,除缘毛外,鳍板上有稀疏的细刺毛。腹节Ⅰ—Ⅷ背、腹板上有较多的细刺毛,尤以腹节Ⅷ背板更为密集。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