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5-05-08
浏览量:3129
2004年,我所外事工作在所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对外交往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共对外派出人员11人次,其中,1人次攻读硕士学位,5人次参加短期学习,5人次参加国际学术及交流会议;共有外宾10人次对我所进行访问,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考察及项目技术指导4人次,中英文化交流项目6人次;对外申请基金9项,其中,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基金3项、对外培训基金3项5人次,目前1人获得资助;学术及会议交流基金3项5人次,全部获得资助。此外,我所还完成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课题2项;中英文化交流项目及湄公河遏制疟疾项目也作出了可喜的成绩,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对外交流
1、我所张再兴2004年3月23日至2004年8月22日在圣乔斯州大学学完为云南省举办的云南省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学习,主要课程为:行政管理、行政政策、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美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行政财政和预算、安全运作、国际商务、商业管理、市场和生产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及电子商业管理。
2、2004年8月22-8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驻西太区办公室疟疾顾问爱娃•玛丽娅•克理斯特弗对云南疟疾防治进行了考察。内容包括云南省疟疾流行情况、边境疟疾状况、全球基金疟疾项目执行情况及新一轮项目申请需求、湄公河遏制疟疾项目、湄公河流域抗疟药物质量监测及其我所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完成情况与项目申请等。考察结束后,爱娃•玛丽娅•克理斯特弗博士对云南疟疾防治提出了初步建议。
3、我所张苍林受世界卫生组织驻老挝办公室、英国大使馆及老挝卫生部的邀请参加2004年7月7-9日在老挝万象举行由美国药物质量和信息项目(USP DQI)组织的湄公河流域抗疟药物质量监测项目中期会议。这次会议对我所和云南省抗疟药物质量监测以及周边国家抗疟技术合作都非常重要。
4、受世界卫生组织邀请,我所张再兴所长、许建卫副主任技师和夏敏技师参加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11月15-18日和2004年11月19-20日在越南河内分别举办的湄公河遏制疟疾抗疟药物监测和湄公河遏制疟疾信息、教育和交流会议。会议对湄公河流域国家抗疟药物监测和卫生宣教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交流。
二、对外合作项目
(一)中英文化交流项目
1、我所李华宪、夏敏于2004年1月26日-2月9日访问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学习医学人类学,主要内容为:人类行为与疟疾控制、影响疟疾控制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和疟疾控制。通过学习,提高了我省控制疟疾的能力。
2、2004年3月8-20日,我所董莹访问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学习疟原虫基因监测技术,提高了我所分子生物学领域技术水平。
3、2004年3月8-20日,我所孙晓东访问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学习阿米巴病原诊断技术,提高了我所原虫诊断技术水平。
4、我所李丽被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录取为在校研究生,攻读寄生虫病学硕士学位,获得中英奖学基金资助,学习时间为2004年9月27日至2005年9月16日。
5、2004年3月29日-4月3日,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专家乔纳森•科斯、卡罗琳•琼斯、杰•威伯斯特及朱丽娅•摩泰姆一行四人到我所举办疟疾社会学、GIS和项目管理短期培训班。所有参训人员均来自我所。另外,就2004年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动进行讨论并作出安排,共同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此短期培训班提高了我所疟疾控制能力,加强我所与该学院合作与交流。
6、中英文化交流项目镇康、沧源及耿马县疟疾健康教育材料预试验、云南边境地区杀虫剂浸泡布帘控制蚊媒应用研究、云南边境地区杀虫剂浸泡灯罩控制蚊媒可行性研究已经结束;云南省元江县疟疾预测预警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应用不同种的恶性疟原虫PCR诊断技术研究进展顺利,预期明年初能够结束;云南省阿米巴诊断培训班、云南省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与分析及GIS应用培训班正在筹备中,预期明年初举办。
7、2004年7月1-26日,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Nigel Hill博士与其学生Keefe Joanna访问云南,开展疾病媒介学术交流和与我所讨论有关今后疟疾媒介控制项目合作事项,并在勐腊县进行家畜对传疟媒介屏障作用调查。Nigel Hill博士的访问,加强我省疟疾媒介控制和我所对外合作与交流。
(二)、湄公河遏制疟疾项目
1、世界卫生组织驻老挝办事处卫生官员,湄公河流域6国湄公河IEC合作项目负责人普瑞查•皮特朗先生于2004年4月对中国云南省的湄公河流域6国湄公河IEC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和指导。普瑞查首先听取了中国云南湄公河IEC项目的进展报告,之后,与张再兴所长就疟疾防治中的IEC和健康教育及该项目管理方面等进行了讨论。之后,普瑞查到西盟现场了解当地佤族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当前疟疾流行情况和健康教育现状,双方就潜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此项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世界卫生组织湄公河遏制疟疾信息,教育和交流(IEC)项目协调员,驻老挝代表处官员普瑞查•皮特朗 于2004年12月16 -22日再次访问云南,指导我所举办的世界卫生组织湄公河遏制疟疾IEC项目及其材料研讨会。会后,普瑞查•皮特朗考察了沧源和镇康两县疟疾IEC情况,与当地讨论把两县纳入该项目的第二阶段的IEC干预试点的可行性。
三、对外科研项目研究
1、受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支持,我所中国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监测研究顺利结题。该研究提供了云南(湄公河流域)恶性疟原虫对7-9种抗疟药的敏感性现状。证实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仍较普遍,但抗性程度已经明显下降。首次提供了新抗疟药萘酚喹等药的敏感性体外测定方法和敏感性基线数据,为完善抗疟药物政策提供了依据。
2、受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支持,我所Artekin与双氢青蒿素/咯萘啶联合用药疗效比较已进行了3年。2002年1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Le Ngoc Hung博士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药学专家陈昌教授到云南省对该课题进行评审和技术指导。Le Ngoc Hung博士及陈昌教授听取了课题负责人张再兴对课题研究的进展报告,对课题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到项目实施的现场勐腊县勐捧镇温泉村及景洪市勐罕镇农场医院进行现场实施审查。通过对该课题的评审, Le Ngoc Hung博士初步认为,Artekin与双氢青蒿素/咯萘啶联合用药疗效比较研究课题总体已按要求进行,已经可以结题。
四、对外研究项目、对外培训项目及学术交流项目基金
(一)对外研究项目基金申请
1、为鼓励回国人员积极开展疟疾控制项目和探索云南边境地区疟疾媒介控制的有效措施,我所推荐副主任技师周红宁同志申请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与培训特别规划署归国人员研究能力加强项目长效杀虫剂蚊帐对云南边境地区疟疾媒介控制的评估研究研究基金。
2、2004年10月,我所组织向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提交恶性疟和间日疟治疗研究和云南间日疟抗性对氯喹的抗性监测研究研究申请提纲,拟向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申请这两个项目的研究。
(二)对外培训项目基金申请
1、2004年8月我所组织向亚洲疟疾培训网络申请动员多方参与培训班培训基金,计划向该组织派遣1名学员参加学习。
2、2004年12月,我所组织向泰国国际发展机构、泰国卫生部及日本国际合作署申请2005年1-2月于泰国举办的疟疾预防及控制培训班培训基金,计划派遣3名学员参加该培训班学习。
3、我所在与英国多年合作的基础上,成功申请到中英奖学金提供的1名攻读硕士学位的基金。
(三)学术交流项目基金
2004年6月,我所向美国药典申请湄公河流域抗疟药物质量监测项目中期会议基金,1人获得资助。2004年10月,我所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及湄公河遏制疟疾抗疟药物监测和湄公河遏制疟疾信息、教育和交流会议基金申请,共4人获得资助。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