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5-05-08
浏览量:3217
在东南亚及湄公河流域国家有相似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国家间相互接壤,疟疾控制中存在相似的问题,疟防人员的培训和信息交流也存在共同的需求的基础上,1996年11月26-29日,由泰国政府召集孟加拉、中国(云南)、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和印度尼西亚在泰国清迈共同讨论疟防人员的国际培训问题,并成立了亚洲疟疾培训网络负责组织疟疾控制人员培训并交流疟疾控制的信息,中国(云南)正式成为亚洲疟疾培训网络组织成员之一,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今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成为具体实施单位。亚洲疟疾培训网络组织从成立到至今,已发展到成员11个,即孟加拉、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新加坡、越南及中国(云南)。
亚洲疟疾培训网络组织选举产生协调国和主席,主席由协调国卫生部或专业所的领导担任。每届任期2年。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已担任过协调主席国,现任的协调国经过执行委员讨论已经由中国担任。
亚洲疟疾培训网络组织今后将继续提高疟疾控制人员的培训水平,加强交流疟疾控制的信息的交流,通过小额资助项目,促进学员设计项目的实施。此外,亚洲疟疾培训网络还将努力促进区域国家间的边境疟疾控制合作。
亚洲疟疾培训网络成立至今,已举办了8期培训班,多次研讨班。其中,疟疾现场防治管理培训班4次,药物政策制定培训班1次。培训技术培训班2次,疟疾扩大参与培训班2次。我所直接参与举办2次,参加教学,辅导,协调和评估10多人次,接派出12人参加学习(其中1人来自安徽省防疫站)。今后,我所计划每年向该组织派出2名人员参加学习。
在举办亚洲疟疾培训网络培训班和参加学习的过程中,我所参加学习和参与教学的同志得到了煅炼,他们已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到自己的实践中,大多数亚洲疟疾培训网络毕业学员开展了自己在培训班上设计的项目。他们在疟疾控制技术和教学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基本掌握了亚洲疟疾培训网络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对我所培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所目前举办的培训中,大多采用了亚洲疟疾培训网络新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已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和具备一定教学能力条件下,我所于2000年11月20日-12月4日成功举办云南省疟疾现场防治管理培训班。在成功举办该培训班的基础上,2002年10月14日-11月9日,我所再次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国疟疾现场防治管理培训班。这两次培训班都采用亚洲疟疾培训网络的教学模式,以学员为中心,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现场实习相结合的形式,讨论分析当前疟疾控制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控制措施。这是亚洲疟疾培训网络策略,也是我所能力得到加强的体现。
亚洲疟疾培训网络从建立之初发展到今天,已培养了一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大的提高了区域疟疾控制能力。促进了周边国家的疟疾控制合作。为湄公河区域、亚洲及全球遏制疟疾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云南)作为该网络成员之一,在多年的合作中,我所疟疾控制技术和教学能力得到加强。在承担成员义务的同时,也分享了成员先进的疟疾控制技术和教学技能,有效的促进我省的疟疾防治,有力地配合了湄公河区域遏制疟疾项目的实施,也为全球遏制艾滋病、结核和疟疾控制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疟疾控制中,东南亚及湄公河流域国家间相互接壤,加强我省与周边国家共同合作和信息交流对疟疾控制十分重要。亚洲疟疾培训网络作为东南亚负责组织疟疾控制和信息交流的专门组织,对提高我所的科研能力和疟疾控制能力也十分重要,我所今后将继续加强与该组织的合作。
积极参与亚洲疟疾培训网络的各项事务,包括会议、派出人员参加学习是加强我所能力的重要经验。在合作中,成员要平等相处,互享信息,共同承担亚洲疟疾培训网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区域疟疾控制做出贡献。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