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省寄防所组团到英国利物浦大学开展了短期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

时间:2006-12-05

浏览量:3183


  在省科技厅、省卫生厅和我所大力支持下,根据省科技厅批准下发的2006年度云南省短期国际科技交流项目(团组)任务书确定的时间和内容,杨恒林和杨亚明于2006年10月18日-29日组团到英国利物浦大学开展了短期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已圆满完成任务,取得可喜成果。

   出访任务:在已经形成初步合作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研究合作,建立起一种长期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深入开展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株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抗疟疾药物开发研究。

   访问利物浦大学卫生学与热带学学院院长, Janet Hemingway教授。Janet Hemingway教授是著名的昆虫分子生物学家,利物浦热带病学院的校长。目前主持一个涉及12个国家的与杀虫剂抗性有关的大课题项目,带领30多个研究博士后、PhD学生和技术人员。由Wellcome Trust,MRC,EU及其它资助。目前获得6000万欧元的研究经费。在过去的三年中,该研究组已经在《自然》、《科学》和其他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多。

   23日下午会见了Peter Winstanley教授,就如何开发抗疟药复方进行深入的交流,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在抗疟药复方的开发,联合研究,如何争取有关组织的支持、国际注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找到共同感兴趣点。


 

   24日,主要与Mark Paine博士交流。主要从事药物代谢的模型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在P450基因多态性及对杀虫剂代谢的相关性。是Janet Hemingway校长的课题参与人,非常希望与我们开展合作研究。

   25日,会见Steve Ward教授,副校长。他主要从抗疟药分子作用机理,新药开发,筛选,临床药物开发研究,以及老药分子结构改造,重组抗疟药复方等药。目前是AntiMal(疟药物发起组织)的领头人。有2个抗疟药(CDA和Lapdap)开发成功的经验,其中Lapdap研发完毕,CDA复方剂型完成Ⅰ、Ⅱ期临床研究,明年5月将开展Ⅲ临床研究。他的研究小组已获得5000多万欧元研究经费。听取我们的初步临床药物筛选的结果后,非常感兴趣,乐意与我们开展合作研究。并就如何开展合作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勾画了较清晰轮廓。


 
 
   25日,会见了分子化学与生物学系主任, Alister Craig教授主要从事寄生虫分子遗传学及蛋白组学的研究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是抗性基因多态性,表达多样性,及蛋白组的差异分析。对我们介绍的青蒿素类(中国在抗疟药的骄傲)抗疟药抗性监测研究和已经建立的高度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株很感兴趣,当即提出四种可能的开展合作研究的途径。

[NextPage]

  主要成果:

 1)通过此次访问,在原来双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增进了2个院所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2)双方对对方的研究成果都很感兴趣,利物浦学院特别对我所在WHO/TDR中标项目中取得的成就:建立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株,从体内、体外筛选出的抗疟药复方,及我所所拥有临床研究现场和我所从事该工作的研究经验极为感兴趣。我所对英方在争取强大研究经费资助的能力、在药物药化、药理,特别对分子药物学等研究成果极为感兴趣,对他们在药物开发研究中所采取的公司+学院,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模式十分感兴趣,受到很大的启示。

 3)确定了3个合作研究项目

  3.1)共同开展CDA药物研究 英方Steve Ward副校长领导的研究小组近年来开发了两个药物,一个药物Lapbap(不适应在东南亚地区使用,因为当地恶性病疟原虫对其有抗性),而CDA可能对东南亚及亚州地区恶性疟有效,目前该药已经完成了Ⅰ、Ⅱ期临床研究,待有关部门批准后,将于明年初进行Ⅲ期临床实验。双方达成共同开展Ⅲ期临床研究意向,由英方提供研究经费,提供研究方案,提供可以进入Ⅲ期临床研究的证明,我们组织力量在东南亚地区的中老、中缅边境进行临床研究,英方完成包括非洲地区在内的其他研究。

  3.2)抗青蒿素恶性疟原虫抗性基因深入研究 我所在WHO/TDR卫生部的支持下,杨恒林领导的研究小组于2002年成功地建立了世界第一株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株,由经费及技术设备等原因近年来未能深入研究。双方一致同意继续深入开展一系列研究,如对基因表达和蛋白差异的分析、研究,抗性产生机制研究、探索设计新的抗疟药,探索抗性检测方法等研究。研究工作分步进行,在签订合作协议的前提下,首选由我方提供已取得的成果,包括药物敏感性变化的体外研究成果,而后由英方牵头撰写研究申请报告,共同争取经费,开展第一步研究,即对抗性株及敏感株进行基因、蛋白差异等研究,待取得一定成果后,再共同申报大量资金,开展进一步合作研究。双方对研究小组的组成进行初步商谈。

  3.3)复方药抗疟药研究 我方杨恒林带领的项目研究组,从体外、体内(临床)研究中,发现2个有一定研究开发潜力的复方抗疟药,双方同意我方提供我们初步研究成果,提供药品。英方进行药理、药化等方面研究,待取得一定成果后,共同申请经费。按国际药物研究开发程序和标准不断深入研究。

  3.4)达成签订合作协议共识 双方一致同意为尽快开展合作研究,有必要按国际贯例签定一个合作研究协议,协议包括对双方业已取得成果的肯定,承诺和保密,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鉴于英方有这方面的经验,决定先由英方起草协议,供我方参考,待我方确定、审批、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

  3.5)形成蚊虫杀虫剂基因研究意向 我所多年来对传疟媒介按蚊及与热带病有关的媒介对杀虫剂抗性进行长期的监测。但对其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十分有限。对方有建模及实验研究基础,同意进一步探索共同合作研究、合作申请项目的途经和办法。

(中心实验室 供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