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省寄防所“8.03”昭通鲁甸地震救援专题(工作简报第14期)

时间:2014-10-13

浏览量:2134

 

【疫情情况】

        截止2014年10月10日,火德红镇没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各安置点和村(社)就诊的发热和腹泻病人均排除了群体性传染病的可能。

【工作进展】

        9月27日至10月10日,全镇卫生防疫组共出动人员371人次,出动车辆82辆/次,厕所消毒1294个/次,垃圾堆消毒1028堆/次,累计环境消毒303530平方米,房间消毒475间17720平方米,帐篷消毒14578顶次163206平方米,水源消毒304个,其中分散式供水37个,集中式供水267个,集中供餐点消毒23个,帐篷杀虫剂喷洒3246间次,畜圈消毒734个。发放宣传材料511余人份,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720人次,人员培训130人次,尸体处理7具。

【工作动态】

        9月27日  工作组到平坝子、李家水井、大炮沟1号、2号、大山、农贸市场(降压站)安置点开展针对灾后防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发放IEC材料250余份;对该安置点内、外环境的消杀工作进行追踪随访,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工作组及时与卫生院长进行讨论,请镇党委和镇政府协商解决;随后,工作组对该安置点居民开展灾后狂犬病流行因素问卷调查,共调查完成20余份。同时,工作组到前期水质监测不合格的大山、大炮沟1、2号安置点进行再次走访。下午18时,工作组的全体成员在镇卫生院召开例会,各小组对今日的工作进展及发现的问题做了简要汇报,完善了《鲁甸县火德红镇地震灾后卫生防疫督导检查记录与反馈表》。针对不合格水源问题,将于近期摸清各安置点和学校水源分布情况后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于近期内掌握包保干部和消杀工作人员名单,以便后期督导前提前预约,做好现场反馈和落实整改工作。

        9月28日  工作组到李家山小学对学校的饮水卫生、环境卫生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并使用消毒片对采水点进行消毒后采取末梢水一份送检,以评价消毒效果。下午,根据以往大山安置点水质检测结果反馈情况,工作组到大山安置点水源地对水源情况进行调查。工作组到银厂安置点、银厂小学进行督导检查。开展针对灾后卫生防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并在银厂安置点适宜位置、银厂小学厨房内及帐篷附近悬挂捕蝇笼。土源性线虫病调查组完成对全镇3所小学学生及两个安置点的散居儿童共计468人的土源性线虫病的调查,并完成了鲁甸8.03地震灾区火德红镇3-14岁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9月29日  工作组到李家山新房子安置点进行督导检查,开展针对灾后卫生防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监督协助安置点消杀人员对消杀药品进行了清点分类,并要求相关人员加强内外环境的清理和消杀;工作组将居住于该安置点的土源性线虫感染患儿及其家属召集到帐篷妇女儿童之家的板房前,详细说明服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并确认签字后,给患儿发放甲苯咪唑咀嚼片进行治疗。工作组通过前期对火德红镇9所学校及9个集中安置点进行重点监测捕获的蚊虫进行分类鉴定,汇总数据资料后完成了《鲁甸8.03地震灾区火德红镇虫媒性疾病风险调查报告》并提交指挥部。

        9月30日  工作组到南筐小学进行走访调查,开展灾后卫生防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将前期土源性线虫病调查组所检出的25名患者信息通告校方,认真说明了服药驱虫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在征得学校负责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后,给感染儿童发放了甲苯咪唑咀嚼片一次进行治疗,对鞭虫感染者给予3日疗程,并制作简易服药登记表,确保驱虫效果。下午,工作组分别到银厂小学、李家山小学开展土源性线虫感染者服药驱虫工作,完成了对28名小学生的服药驱虫工作。工作组还对坪坝子安置点的水电未通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和走访,目前该点的饮水来源于李家水井安置点,水质达标,但取水困难,已反映给有关部门尽快解决此问题。

        10月1日  工作组对防疫队伍撤离准备工作进行了讨论,并对前期工作的资料数据进行了整理总结,严格按照 灾区外来卫生防疫队伍撤离的8个基本条件的要求开展自评。下午,工作组将近日所采集到的5份水样及6份咽试子标本送至龙头山总指挥部进行检测,全镇各安置点、学校水质监测已全覆盖,并完成了前期水质不合格的点再次覆盖,水质监测的工作已暂告一段落。

        10月2日  工作组对8月3日以来的工作资料及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严格按照 自评方案和量化表,完成了《鲁甸8.03地震灾区火德红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自评报告》并提交指挥部。下午,工作组到变压站、大山、大炮沟1号、大炮沟2号、李家水井(上、下大湾)、坪坝子、李家山新房子、李家山红旗社老屋基8个安置点进行了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10月3日  工作组到李家水井安置点进行走访调查,重点对昨日检查所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再次检查,发现该安置点已对昨天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做了及时的整改,总体情况较前有所好转。下午,工作组迎来了灾区外来卫生防疫队伍撤离条件现场考评组的考评。由工作组领队沈加员向评估组汇报了《鲁甸8.03地震灾区火德红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自评报告》,随后评估组严格按照考评方案和考核表对火德红镇卫生防疫工作组两个月以来所开展的工作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组通过对工作组现场及资料的评估,并开会复议后,反馈了评估成绩。由评估组许琳主任公布此次评估的结果,我所工作组以86分顺利通过此次评估,工作组同意考评组的考评意见与结果,领队沈加员同志确认签字。

        下午5点,接镇政府王副镇长通报红石头岩堰塞湖发生险情,接报后,镇卫生防疫工作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前往查看。派出以马院长为组长的医疗人员11人携带救护车前往进行医疗救治,同时派出以省寄防所毛祥华为组长的省市县乡卫生防疫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10月4日  早8时,工作组在镇卫生院召开例会,卫生院马院长通报了红石岩堰塞湖泄流洞崩塌灾情,并就人员分配及任务进行了安排,最后对10月3日评估组反馈的6条意见进行了讨论,并决定尽快进行落实。工作组完成红石岩堰塞湖泄洪后医疗卫生应急处置报告并提交指挥部及当地政府,建议:(1)政府为主导;(2)加强隐患排查;(3)湖区卫生防疫综合处理;(4)加强引导宣传;(5)做好人畜动物尸体善后;(6)进入湖区人员进行分流控制,做到轻重缓急。

        10月5日  随着堰塞湖水位的急速下降,江面水位线已基本回复至震前水平,工作组对堰塞湖泄洪后形成的区域进行消杀,出动车辆5台次,人员40人次,消毒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下午,省卫计委徐副主任一行到红石岩堰塞湖区进行查看,我所工作组组长毛祥华对堰塞湖区卫生防疫工作情况和工作重点进行了汇报。徐副主任对防疫工作组提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灾后消杀技术方案对遇难者遗体及周边环境开展消杀防疫工作,同时做好风险管控工作的要求。

        10月6日  工作组对8月3号以来的所有痕迹材料再次进行疏理,并对各安置点督导检查所发现的问题、隐患及风险进行整理,将未落实的问题清单再次上报当地政府和指挥部。再次出动人员对堰塞湖泄洪后的区域进行消杀,出动车辆6台次,人员30人次,消毒面积约5000平方米。

        10月7日  工作组及10月6日抵达火德红支援的保山市抗震救灾防疫队联合云南省疾控中心、昭通市疾控中心、鲁甸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共计50余人,于上午8时携带大量消杀药品、电动喷雾器赶赴红石岩堰塞湖淹没区红石岩社,对泄洪后露出的村庄进行大面积喷洒消杀,消毒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

        10月8日  工作组到农贸市场(变压站)、大山、李家水井、坪坝子四个安置点进行对督导检查,重点对前期所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此次走访调查,工作组对发现的问题做了及时的处理,并形成问题清单报送火德红镇政府,建议镇政府尽快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10月9日  工作组与鲁甸县疾控中心及火德红卫生院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撤离前的工作移交,工作组对以下七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交接:(1)卫生防疫覆盖情况;(2)学校和集中安置点风险排查工作落实情况;(3)饮用水监测已全覆盖;(4)症状监测;(5)医疗及卫生防疫情况;(6)长效机制建立情况;(7)儿童免疫屏障建立情况。

        10月10日  工作组联合保山市、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共计21人,到堰塞湖淹没区红石岩社,对泄洪后露出的村庄进行终末消毒和滞留喷洒,消毒喷洒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开展健康教育20人次。并将消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到指挥部及当地政府。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