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搜 索

OA登录

电子图书

省寄防所“10.07”普洱景谷地震救援专题(工作简报第2期)

时间:2014-10-21

浏览量:213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系统监测,2014年10月7-15日,景谷县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工作进展】

        截至10月16日,中国疾控中心、云南省疾控中心、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云南省健康教育所、普洱市疾控中心、景谷县疾控中心、普洱市各县(区)疾控中心等疾控机构人员、普洱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景谷、澜沧、镇沅、墨江四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等监督机构人员先后到达震中景谷县永平镇开展卫生防病工作,共投入卫生防疫人员172人,灾区累计出动616人次、车辆146次;消毒厕所5345座次、垃圾1614堆次、环境1118372平方米、集中水源点215个、分散式供水点1084个、安置点/集中就餐点59个; 杀虫喷洒房间6471个、帐篷8271个、畜圈5017间。发放宣传材料31289份,健康教育23250人次。

【工作动态】

        10月10日   我所工作组组织制定了《景谷县6.6级地震灾后病媒疾病风险评估报告》,为震后灾区病媒生物控制和虫媒传播疾病的预防提供了指导和建议。

        10月11日  杨亚明副所长陪同国家CDC工作组一行,赴震中永平镇景谷二中、岱峻广场两个较大的居民安置点,检查安置点卫生防疫工作,现场指导安置点消毒喷洒,要求做到及时彻底、全方位无死角,确保消毒工作全面、有效,对安置点存在的垃圾清运不及时、厕所卫生条件差等问题,督促及时予以整改。后,工作组一行前往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村庄芒费村七七组,了解地震受灾情况,看望慰问受灾村民,对驻村卫生防疫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现阶段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做出安排。

        按照指挥部安排,病媒防控组根据景谷灾区现况及现有消杀物资和器械制定了《地震灾区媒介控制技术方案》,为灾区震后媒介控制和虫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技术保障。

        10月12-15日  我所重点负责的病媒防控组,采用紫外光诱捕法和栖息蚊虫捕捉法,对永平镇芒东村、迁糯村、芒费村、那拐村,以及岱峻广场、勐嘎广场、景谷二中、永平小学等安置点开展媒介监测。共开展媒介监测(紫外灯诱捕法、栖息蚊虫捕捉法)、灭蚊喷洒指导和重点虫媒传染病监测指导8次。共捕获蚊虫 8种,1099只,包括乙脑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1025只),疟疾传播媒介中华按蚊(24)、微小按蚊(6只),以及致倦库蚊、刺扰伊蚊,骚扰阿蚊、迷糊按蚊,麻翅库蚊和白斑阿蚊等蚊种。三带喙库蚊是地震灾区集中安置点、人房和畜圈的优势蚊虫,通过监测对灾区蚊虫情况有了进一步的掌握,为媒介控制效果提供依据。

        10月16日  省卫计委主任张笑春,副主任李善荣到景谷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卫生防疫应急队员,检查指导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鼓励战斗在一线的卫生防疫队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全力以赴,为灾后无大役最终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李善荣副主任要求防疫前线工作组要再接再厉,巩固前一阶段所取得的成绩,按照省指挥部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组要求,全力以赴,沉着应对,科学防控,严防死守,努力实现大灾后无大疫的目标。

        10月17日  病媒防控工作组到永平镇迁营村检查消杀方案实施情况。在现场,工作组听取了迁营村卫生防疫点负责人对第一阶段卫生防疫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建议驻点工作组进一步加强对驻点村灭蚊喷洒工作的监督和技术指导,保证对重点区域(如:帐篷、畜圈、垃圾堆放点等)的全覆盖。如目前还没有完成第一次灭蚊喷洒工作的村寨,建议尽快完成。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健康咨询

合作交流

科研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