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05
浏览量:2911
急性发热性疾病(AFI)是由多种不同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造成全球范围内人群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寨卡、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经常导致急性发热性疾病的病毒感染,常常会因缺乏适当的诊断检测技术而漏诊或误诊。为获得更多有关发热性疾病病因的信息,以便指导临床实践和制定适当的公共卫生干预策略,由中国疾控中心与美国疾控中心共同主持的中美新发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子项目重点地区基于人群的寨卡、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虫媒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经批准在我省和广东省实施。为顺利开展项目工作,省寄防所于2017年6月26日至29日会同中国疾控中心和美国疾控中心在勐腊县开展项目启动会暨现场调研活动。
6月27日上午,启动会在勐腊县举办,中国疾控中心EID项目办官员梁作如,美国疾控中心在华项目流行病学组主管Jeanette Jane Rainey博士和实验室助理马芳博士,省寄防所纪委书记杜龙飞、虫媒科和应急办/项目办负责项目实施相关人员,勐腊县卫生计生局局长李树林、副局长邓仕发,勐腊县疾控中心主任刘华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车耶及相关项目人员等26人参会。会上,李树林局长代表勐腊县卫生系统介绍了当地基本信息和卫生计生工作情况,刘华兴主任介绍了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情况,Jeanette Jane Rainey博士、梁作如和杜龙飞纪委书记分别代表美国疾控疾控中心在华项目办、中国疾控中心EID项目办和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致辞。最后由刘华兴主任代表县级执行机构表态:将积极认真开展项目相关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勐腊县疾病预防和临床救治能力,为虫媒传染病的防治探索出新的措施和策略。启动仪式后,所有参会人员就项目实施细则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协商解决了项目预采样以来遇到的各种问题。
27日下午及28日,美国专家和项目办相关人员实地走访了勐腊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磨憨镇卫生院等机构,现场调研项目实施流程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现场解决流程优化问题,并积极采纳了执行部门的优化建议,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应急办/项目办 供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