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4
浏览量:3427
清·光绪二十七年至宣统一年(1901——1910)
法帝国主义在云南修筑滇越铁路,因疟疾流行,筑路民工4万余人死与疟疾。
民国时期
民国8——21年(1919——1932)
思茅疟疾大流行,有3万多人口的滇南重镇,到1949年仅剩1000余人。
民国22年(1933年)
云县疟疾大流行,死亡32864人,发病率大居民总数的90%。
民国24年(1935年)
年初,后晋修在思茅进行疟疾流行调查认定,“瘴气病”就是疟疾。提出思茅是超高度疟疾流行区,并直接向民国中央政府卫生部长刘瑞恒汇报,请求给予支持。
民国25年(1936年)
1月24日,南京中央政府卫生署派姚永政、林梁城、刘经邦三位教授来云南思普一带考察瘴气。经过对新平、元江、墨江、宁洱、思茅、车里、佛海及勐混、打洛等地调查,证实“瘴气”即为恶性疟疾。
民国28年(1939年)
后晋修撰写的《思茅之疟疾及其流行的初步研究》,在《西南边疆》月刊发表。它是云南第一篇关于疟疾防治研究的论著。
同年。南京中央政府派卫生署长金宝善到云南组建抗疟委员会。下设疟疾研究所及抗疟总队,又分设云县、思茅、普洱、顺宁(今凤庆)4个抗疟所,分别由郑祖佑、徐遐龄、汤一冈、汪极任所长。
民国31年(1942年)
云县抗疟所由美国抗疟团接替。
民国33年(1944年)
思茅、普洱、顺宁抗疟所因经费枯竭撤消。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滇ICP备05004264号-3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356号
技术支持:川海科技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